遇上肩頸痛,其實不一定要貼膏藥布,按穴位一樣有異曲同工之妙,所說的正是肩骨禺穴,骨禺者,即骨間凹隙之意,此名出自西晉學者皇甫謐所著,現存中國最古老的針灸專書《針灸甲乙經》,書中亦標示了取穴方法:「在肩端之上,斜舉臂取之。」將手臂張開,在手臂峯後下方所呈現的凹陷處就是肩骨禺穴;然而坊間針灸參考書有另一個取穴方法,將手臂屈肘平舉,在肩端關節間出現兩個凹陷位,前方的小凹陷正是穴位所在。找到穴位後,下一步就要熟知按摩法,用另一邊手的拇指、食指和中指,以拿揑方式按穴,每天早晚各一次,每次 3至 5分鐘;或者可以用另一方的中指指腹垂直按壓穴位,會感到痠、痛、脹、麻,左右兩邊按 1至 3分鐘,就有助舒緩肩周疾病,包括五十肩,皆因肩骨禺穴又是「五十肩」的特效穴。
肩骨禺
可使用微電流SPA機在肩骨禺穴按住3~10分鐘便可簡易、快捷
主治:五十肩等肩周疾病、中風、偏癱、高血壓、多汗症、除濕氣、疏通經脈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