體任何一個細微的活動都與生物電有關。外界刺激、心臟跳動、肌肉收縮、大腦活動都伴隨著生物電的產生和變化。正常人的心臟、肌肉、大腦等器官生物電變化都是有規律的,所以可以根據患者的心電圖、肌電圖、腦電圖等來判斷疾病的狀態。人體生命中每一秒都有數十甚至上百庫侖的電流在體內流過,電子的供應和消耗應該是平衡的,如果消耗大於供應,人體就會趨於衰老或者產生疾病:電足體康,電虧體衰。
人為什麼要採用微電流療法? 在人生命的過程中,體內電子的消耗和供應的數量應該是相等的,這樣才能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。如果供電放電失衡,就會導致人體各組織和器官功能的紊亂,這就是人體產生各種疾病的重要原因。科學家經過長期的研究認為:一般人從20多歲起,就應不斷地給身體充電,以補充電能量的不足,這對增進健康,抵抗疾病,延緩衰老是十分重要的。
人類生病,除先天帶來的或後天的意外傷害,不會超出以下三個階段: 第一階段:電能轉化失衡階段
症狀:經常感冒、四肢無力、記憶力減退、易疲勞、腸胃不爽、頭痛頭暈、失眠多夢、便秘、神經衰弱等,重一點的有局部神經性頭痛。在此階段,用現行的儀器是檢查不出病因的(包括化驗)。這就是現代醫學所稱"亞健康狀態"。在亞健康狀態時,人體組織電位失衡,電能量降低,造成了弱酸性體質,人體器官組織沒有明顯病變。中醫拿脈,可以查出人體一些部位的陰陽失衡(即正、負電位失衡)。在此階段,如果及時的經常性的使用微電流,增加人體的電能量,就可以平衡肌體組織的電位,化險為夷,恢復健康。
第二階段:症狀顯現,實質性病變階段 體質進一步酸化,一些肌體組織(細胞)轉化為病理電位,出現"水腫"或"膿腫,電阻增大,電流不通(經絡不通,氣血不暢),產生了明顯病變,用儀器化驗等手段可檢測出病理指標。在此階段,若能及時治療,方法得當,可轉危為安。
第三階段--病入膏肓 肝、腎等主要器官大面積的供、放功能衰竭,身體大量細胞儲電能量不足。此時已無法可治,最後人體生物電流消失,生命也就宣告結束。
由此可知,不斷地、經常性地給人體充電用"微電流療法,對維護人體健康和康復疾病有十分重要的作用。可以使人睡得好、吃得香、通經活絡、氣血通暢、精神好、氣色好,全身充滿青春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